42乐季

显示月历
音乐会一览

九千年的邂逅
第四十七届 (2019年) 香港艺术节节目

丝路乐行

日期/时间
22/2/2019 (五)
晚上 8:00
地点
香港大会堂音乐厅
票价
$200, $250, $320, $420
指挥
阎惠昌
演出者
骨龠、双筒:刘正国
笙:吴巍
演出:古斯.爱简拿乐团
纳伊笛/团长:古斯.爱简拿
土耳其拉弦琴:尼瓦.奥兹简
卡农琴:哈坎.管格什
弹拨尔:穆拉特.艾德米尔 
乌德琴:杨尼斯.高蒂斯
拉弦弹拨尔:米高利斯.高里瓦斯 
敲击:法拉天.约金
土耳其位于欧、亚、北非、中东交界的心脏地带,千年以来均为各地商贸物流的重要枢纽。「丝路乐行」系列首站将聚焦此东西文明的窗口,骨龠演奏家、理论家暨国家一级演奏员刘正国,将从中国贾湖新石器遗址,带来九千年前的骨龠古风。乐团更邀请了波斯及土耳其传统作曲家古斯.爱简拿 (Kudsi Erguner) 及其室内乐小组,还有国际乐坛首屈一指的现代派笙演奏家吴巍,共同展现各地民族音乐的魅力。
排练厅直送!《中土情缘》发掘土耳其音乐源头
【纳伊笛】土耳其乐器的音色是怎样的?即看大师示范!
【土耳其拉弦琴】土耳其乐器的音色是怎样的?即看大师示范!
【卡农琴】土耳其乐器的音色是怎样的?马上看大师级示范!
【弹拨尔】土耳其乐器的音色是怎样的?马上看大师级示范!
【拉弦弹拨尔】土耳其乐器的音色是怎样的?看大师级示范!
【乌德琴】土耳其乐器的音色是怎样的?马上看大师级示范!
【敲击】土耳其乐器的音色是怎样的?马上看大师级示范!
演出曲目

九千年前中国贾湖新石器遗址出土的骨龠仿古现声:

七孔骨龠(1986 年第一批出土)示范
二孔骨龠(2001 年第二批出土)示范              
六孔骨龠(1986年第一批出土)  原始狩猎图    钱兆熹曲  

骨龠:刘正国


双筒吹律 梅花三弄 许翔威编曲 (香港中乐团委编/首演)
双筒:刘正国 


土耳其传统乐队小组音乐                                       

演出:古斯.爱简拿乐团


土耳其传统乐器与乐队  中土情缘—由草原到皇宫  古斯.爱简拿、周熙杰曲 (香港中乐团委作/世界首演)


笙与中乐团幻想曲 丝绸之路—马可波罗之旅 恩约特.施耐德曲 (香港中乐团委作/世界首演)

笙:吴巍

一、往撒马尔罕的路/回顾一:马可波罗的梦
二、在帕米尔高原冒险/回顾二 
三、横过塔克拉马干沙漠/回顾三 
四、来自蒙古的征服者忽必烈汗/回顾四 
五、美丽的杭州/回顾五
六、道别与终曲


骨龠、土耳其传统乐器与乐队  邂逅  陈明志曲   (香港中乐团委作 / 世界首演)

骨龠:刘正国

土耳其传统乐器:古斯.爱简拿乐团

先行增值

乐器与音乐发展的长河

周凡夫


这场音乐会以「九千年的邂逅」为题,当然是指刘正国演奏所用的骨龠(二孔、六孔,及七孔)、双筒;吴巍演奏的笙,还有土耳其传统乐队小组古斯.爱简拿乐团所用的乐器:纳伊笛、土耳其拉弦琴、卡农琴、弹拨尔、乌德琴、拉弦弹拨尔等,虽然并非全都具有 9,000 年的歷史,但都是古老的乐器。


人类社会的乐器和音乐一样,起源于何时,已难查考,难有精确答案;世界上的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音乐源起传说,往往都可追溯到非常古老的洪荒年代,在人类还没有形成语言时,应已懂得利用声音高低、强弱等来传情达意,加上大自然的声音,便出现最原始的音乐雏形;及后敲打石器、木器表达不同感情,便出现原始乐器雏形。


古今乐器同场对照

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公元前 2,550 年是黄帝的年代,再向前推是传说时代;而西亚古文明孕育于两河流域时则是公元前4,500 年,出土古乐器的歷史能证实可远至 8、9,000 年,可以见得音乐和乐器的出现远早于人类的文明诞生。不过,这些古老乐器最早的「原型」亦一如这些乐器当年所奏乐曲,早已消失在歷史的长河中,难以准确復现了。


其实,音乐和乐器的发展,无论在中国,还是欧洲,都是一个不断改良演化的歷史过程,不同的是,欧洲社会和中国社会的歷史发展有着很不一样的轨迹,音乐和乐器的发展依附着社会的歷史变化推进,因而各个民族的音乐和乐器形态的形成会有差异。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最为熟悉的西方乐器和中国民族乐器,相信是用于管弦乐团和民族乐队编制内的乐器了。这些乐队编制内的乐器,相对于整个乐器世界来说,其实仅佔很少的一部分,而且几乎都是已经过各种各样的「改良」的「现代乐器」,和在这场音乐会中现身的古乐器对照,便可说是一次古今乐器同场,乐器发展的呈示。


面对两个「特殊」现象

就音乐歷史的研究,无论是音乐还是乐器的发展,其轨迹都是一条从简至繁的长河。这条由简至繁的轨迹,欧洲近数百年来的「古典音乐」就更为明显。这种由简至繁的现象,源自音乐作为人类生活的「文化产物」,亦必然会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复杂化而变得复杂,对音乐和乐器的表达力要求亦不断提升,由简至繁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自然不过的事了。在这种情况下,要将古乐器「活化」搬上现代的音乐舞台,便要面对两个「特殊」现象,首先是古老乐器的表现力、表现效果相对都会较简单;其次是当年演奏的应是较简单的音乐,这些音乐现在当然亦难以翻找得到了。为此,在这场音乐会中,除了改编的乐曲,便全是特别委约现今的作曲家创作的全新作品,世界首演的新作。


这两个「特殊」现象不一定是古老乐器「活化」的局限,但却是欣赏这些为古乐器「活化」来度身裁制的乐曲时要知道的事。这些乐曲能否打动现代观众?能否引发大家共鸣?那可是作曲家和演奏家的挑战了。


了解发声了解特性

作为观众,要欣赏这些古乐器的演奏,多点了解一下这些古乐器的背景特色会有帮助,特别是对古乐器的发声方法能多了解,便更易了解其特性了。


不过,现时西方管弦乐团都以制作乐器的材料来分为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四种。而中国乐器,传统上有所谓「八音」分类法,也是按照中国乐器所用的八种不同材料来分门别类,计分为金(如钟)、石(如磬、编钟)、丝(琴、瑟)、竹(如箫、笛)、匏(如竽、笙乐器以蔬类植物匏瓜为座)、土(如埙、缶)、革(如雷鼓)、木(如柷、敔等敲击乐器)。至于中国民族乐团编制内的乐器,则是採用演奏的方法来分类,分为吹管乐器、弹拨乐器、拉弦乐器,和打击乐器,简称为吹、弹、拉、打四大类。这些分类法都与乐器的发声法无关,而且同样面临不够科学的挑战。


现时较科学的,应用在学术上的乐器分类法是以乐器的根本发声方法来分门别类。这是奥地利着名音乐学家 Erich M. von Hornbostel(1877-1935),和德裔美国音乐学家 Curt Sachs(1881-1959)于 1914 年发表的论文《乐器分类》(Classification of Musical Instruments)中所建议,按乐器发声原理分为四大类:体鸣乐器(Idiophones)、膜鸣乐器(Membranophones)、弦鸣乐器(Chordophones),和气鸣乐器(Aerophones)。这种分类法可用于世界各地各种不同的民族的乐器,作为分类研究的准则。在学术上这种分类法也就以该两位音乐学者的姓氏来命名,称为「Hornbostel-Sachs」分类法了。


欣赏这场音乐会「活化」的古乐器的演奏,大家大可在欣赏过程中,看看、听听这些古乐器的发声法是属于上述四大类型中的哪一类型?从而找出其特性,那就较易会有「九千年的邂逅」了。

首演乐曲演出乐器编制及介绍

乐队编制

双筒吹律 梅花三弄 许翔威编曲 (香港中乐团委编/首演) 

土耳其传统乐器与乐队 中土情缘 — 由草原到皇宫 古斯.爱简拿、周熙杰曲 (香港中乐团委作/世界首演)

笙与中乐团幻想曲 丝绸之路 — 马可波罗之旅 恩约特.施耐德曲 (香港中乐团委作/世界首演)

骨龠、土耳其传统乐器与乐队 邂逅 陈明志曲 (香港中乐团委作/世界首演)
 

乐器介绍

骨龠 、双筒、纳伊笛、土耳其拉弦琴、卡农琴、弹拨尔、乌德琴、拉弦弹拨尔、响线敲鼓、三十七簧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