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倒流70年」豈僅是懷舊!
周凡夫
時光當然不會因人的主觀願望而出現倒流,香港中樂團這套以「時光倒流70年」為題的節目,其實亦祇是借用那套將不可能之「時光倒流」變為可能的電影名字,用來喚起大家對能帶來美好感受的音樂感覺。音樂會中所奏的樂曲,既有超過七十年歷史的,亦有面世不及七十年,但卻必然會在七十年後仍會流傳下去的。
有人說:「音樂是回憶的源頭」,這句話正好道出了音樂與回憶的密切關係。所謂老歌金曲,也就往往盛載著無數人過往生活中的無盡記憶,成為帶領思緒進入時光倒流的隧道,重拾點點懷舊情的藥引。
懷舊的感覺無疑能讓生活在繁忙大都會中的心靈獲得憩息和滋潤,但祇是一味懷舊,好的感受亦必然會不斷減退,人的生活仍總是應該不斷向前展望,所以,這套「時光倒流70年」的節目,便切勿祇從「懷舊」的角度去感受、去理解。
這些老歌金曲能讓人觸動懷舊之情,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原因。音樂本身帶有獨特的時代風格,加上在獨特的時空出現,這固然是能觸動懷舊之情很重要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這些老歌金曲,大多擁有優美動人,讓人一聽難忘的旋律,和帶有真摯直接的情感;這些旋律和情感便成為帶動懷舊聯想的重要紐帶。這些老歌金曲能夠流傳70年,甚至兩個、三個70年,亦在於這些旋律和情感。原因是這些旋律和情感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讓作曲家重新編曲,由具有豐富表現力的香港中樂團來演奏。
很顯然地,如果時光真的能倒流70年,像香港中樂團如此大型編制的民族樂團在當年並未出現。為此,這些老歌金曲在現時的作曲家手中作出重新包裝,特別為大型編制的香港中樂團來加工編寫,儘管音樂的旋律和情感仍能點燃起無數人士的懷舊情懷,但音樂展現的色彩和效果,又必然會為大家帶來新的感受,甚至可以說會塑造帶到將來的新的回憶。特別是對年輕的一代來說,這些以大樂團包裝,以新面貌出現的老歌金曲,浪漫的時光倒流氣氛,會更多於懷舊情懷了。同時,更有趣的是,這些老歌金曲對負責編曲的七位作曲家(潘耀田、盧偉良、黃學揚、余昭科、伍卓賢、陳錦標和陳家榮)來說,由於背景、年齡的差異,也有各有不同的意義。在他們筆下,這些老歌金曲呈現的懷舊情懷與浪漫氣氛,會有多大差異,結果可能會很有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