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尚未成功 XX仍須努力
周凡夫
以音樂展示辛亥革命之重要歷史意義,不僅是舉辦這次「天下為公」音樂會的意義所在,亦當是今日紀念辛亥百年的眾多活動的目的。不過,在紀念辛亥百年的今日,歷史意義之外的現實意義卻會是更具現實價值的所在。
以「辛亥百年」此一具有巨大歷史意義的旗幟來凝聚起兩岸三地的民族樂團—香港中樂團、江蘇省演藝集團民族樂團、中華國樂學會中華國樂團,及音樂精英—宋飛、董曉露、尉金瑩、閻惠昌、王愛康、蘇文慶,那固然是難能可貴的一次文化彙聚交流;而全奏圍繞著辛亥百年此一主題的樂曲,音樂會的主題形象突出,無比鮮明,亦同樣是這次「天下為公」音樂會讓人深感興奮的所在。這都關係到音樂會的行銷狀況,當然都是至為「現實」的事。
其實,在一百年後紀念辛亥革命,至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卻應是國父孫中山先生留下的遺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如果說,當年國父的「革命」目標,便是今日各方遊客參觀中山陵時所見,仍鐫刻於陵門中門橫額上國父的手跡「天下為公」,那確實是「同志仍須努力」。努力的方向從實務角度來說,主要便是在於提升國民素質。廣傳民族音樂,推行音樂教育,便確是提升國民素質的重要方法。以此而觀,這便是無數音樂家、音樂教育工作者,仍未成功,仍須努力的專案。
其實,無論當年國父的「革命」成功與否,百年前辛亥革命能夠在武昌打響第一槍,能夠推翻二千多年的帝制,是無數先烈拋頭髗,灑熱血的革命精神傳承不絕所結出的果實。為此,辛亥百年不能忘卻的另一現實意義,便在於「傳承」。
這次「天下為公」選奏的曲目中,既有早年劉天華的《光明行》,又有關乃忠特別為今次音樂會創作的新曲(二胡協奏曲《風雨思秋》);挑起獨奏大樑的,除了已將胡琴藝術傳承發揚的大師級演奏家宋飛,還有演奏香港中樂團研發成功的「新」樂器環保革胡的年青一代精英樂手董曉露。當然,大型民族樂團此一演奏形式,亦正是過往百年來傳承著悠長的民族音樂傳統逐漸建立起來的音樂演奏體制。可以說,音樂會背後的「傳承」作用,是今日紀念「辛亥百年」更重要的現實意義所在。
音樂最能發揮「移情」作用,這套以辛亥百年為主題的節目,當可讓人從音樂中感受得到過往百年來中國人多輾的命運,無數人為追求幸福生活而不斷掙扎奮鬥的歷史;還看現今一代,堪稱是享用著過往百年來無數先賢耕耘成果的幸福一代。但雖如此,在重溫中國百年坎坷國運變化之時,亦當可以見出在兩岸三地的今日,仍各自存在著種種尚未成功,仍須各方繼續去努力解決的問題。
無論如何,在感受百年滄桑的國運,迎向盛世的今日之時,在國民素質的提升,音樂的廣傳、音樂教育的推行、音樂的傳承,和種種政治問題、社會問題的解決,都不應忘記「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國父遺訓;甚至從藝術追求永無止境的角度來說,這次大匯演團隊中的每一個成員,同樣亦應套用國父遺訓來自我鞭策:「演奏尚未成功,大家仍須努力!」這亦當是今日紀念辛亥百年最能為自己增值的現實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