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乐季

显示月历
音乐会一览

中乐百首精选IV - 梁祝・长城・狂想曲 - 张重雪与香港中乐团

日期/时间
25/9/2021 (六) 晚上 8:00
地点
香港大会堂音乐厅
票价
$350, $280, $220, $170
指挥
阎惠昌
演出者
环保胡琴:张重雪
这趟音乐旅程,由乐团首席张重雪担任二胡及高胡独奏,以精湛的技术,配以环保胡琴纯净及灵气袭人的音色,演绎精选胡琴作品《长城随想》、《第二二胡狂想曲》及在「香港周2021@广州」音乐会中获得观众热烈反响的生死恋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着名乐评人周光蓁于《南华早报》评论:「独奏家在两根弦的胡琴上拉出幅度有如过山车的丰富情感」,绝对是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飨宴。
演出曲目

《将军令》   古曲    顾冠仁编曲   

                                  

二胡协奏曲   《长城随想》   刘文金曲                                                   
第一乐章:关山行                                 
第二乐章:烽火操                                 
第三乐章:忠魂祭                                 
第四乐章:遥望篇                                 
 

二胡与乐队   《第二二胡狂想曲》   王建民曲                       
 
高胡协奏曲   《梁山伯与祝英台》   何占豪、陈钢曲 吴大江编曲
为音乐增值

当代胡琴之路

白得云


曾经有一段时间,特别是上世纪末的八、九十年代,移植或改编的小提琴炫技曲,成为众多胡琴演者的焦点。从陈钢的小提琴曲《阳光照耀在塔什库尔干》,再到萨拉萨蒂的《卡门主题幻想曲》及圣桑的《引子与迴旋随想曲》,这类乐曲的技术要求,差不多成为众人点评胡琴演奏的唯一标竿。


其实为了扩阔曲目,移植乐曲的情况相当常见,特别是本来独奏曲目就不多的乐器。只要演绎恰当,并不会影响移植作品的艺术价值。


当然也有评论对胡琴曲目这个现像不以为然,认为改编其他乐器的炫技作品只能偶一为之,最重要的是对提升胡琴曲目的艺术素质贡献有限。原因之一,是作品本身并非专门为胡琴创作,根本未能充份表现胡琴的特点。原因之二,是改编炫技作品实际上有许多局限,特别是为了迁就乐器原有的演奏功能,移植炫技乐段,常常要作出一定程度的改动,与原曲比较,在炫技的目的上失去了一些光环。


时移易势,胡琴创作在近几十年,已经向前走进一大步。今日炫技的改编作品,对成熟的演奏家而言,已经失去了早年的光环,大家已经能够用一种更为客观的态度看待这类作品。既接受这些乐曲在推动和提高胡琴演奏技巧上的作用,但也不会过份看重乐曲在展示胡琴艺术特色上的价值。


出现这个转折,不是因为观众对炫技曲已经失去了兴趣,而是因为从九十年代开始,为胡琴创作的乐曲有了新的发展。从作品的整体结构、艺术的表现内容、演奏炫技的要求等几方面,为胡琴创作的乐曲,可以说是从以小品为主,转向篇幅较大的创作。从炫技的角度看,这些作品更能表现乐器本身的特色,音乐风格上也更能展示民族特点。当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王建民创作的一系列二胡“狂想曲”,作品不但运用了不同地区民间及民族音乐的素材创作,而且在演奏技术上有更贴近乐器本身特点的炫技要求。近年新创作的二胡乐曲,包括主题带有流行曲风的作品,大都依从王建民“狂想曲”系列的风格,在旋律个性及炫技上互相结合。


上述讲到的创作趋势,其实还要建立在两位作曲家为胡琴作品所带来的突破口。第一位是刘文金,他分别于1958及1960年创作的《豫北叙事曲》及《三门峡畅想曲》,从篇幅结构上为二胡作品带来突破。两首作品亦是极少数在“大跃进”年代以水利工程为背景而创作的乐曲,至今仍然获公认为经典作品。可见作品本身的艺术成就,已经超越了政治的局限。1978完成的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对整个八十年代中国民族器乐的发展,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文革”结束之际,这首作品在反思民族歷练的同时,亦预示着国民展开向前迈进的步伐。作品所表现的内函,将作曲家对歷史的沉淀思考融入其中,对往后民乐的创作带来深远的影响。


另一位作曲家何占豪,1959年与陈钢合作写成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已经成为如何将中国音乐的民族元素,结合西方古典音乐大型作品结构的经典范例。这首协奏曲曾经移植为许多不同乐器演奏,包括何占豪亲自移植的二胡及古筝版本,但仍然以高胡的版本最受观众欢迎。其实何占豪亦创作了《莫愁女幻想曲》、《乱世情侣》、《别亦难》及《蝶恋花》共四首二胡协奏曲,是关迺忠以外创作最多二胡协奏曲的作曲家。何占豪如何把戏曲音乐的元素,以及叙事手法,融入协奏曲一类大型曲式结构的创作手法,对许多作品亦带来非常重要的启发。


从刘天华于1918年完成《病中吟》算起,要回顾及总结这一个世纪的胡琴创作之路,虽然重要的创作数目不少,但刘文金、何占豪、王建民是大家必须记住的名字。

《梁山伯与祝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