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探讨中国音乐在现代的生存环境及其发展 - 座谈会论文集

2003

港币$160


陈明志 主编

探讨中国音乐在现代的生存环境及其发展 - 座谈会论文集

按此下载乐团书籍订购表格

查询电话:(852) 3185-1600

编者序

自1919年大同乐会正式成立,中国民族管弦乐团的发展至今已近一个世纪,且无论在乐团组建和曲目的累积,均有不少令人鼓舞的成绩。这可说是凝聚了几代中国器乐艺术家的心血,也是二十世纪中国新音乐文化的硕果。


然而,随着社会生态环境的改变,民族管弦乐已渐从一般文娱生活化的演练生活,演变为音乐殿堂的正规化表演;而欣赏音乐会的观众族群,亦从娱乐捧场、看热闹的休闲场面演变为购票入座的文化消费行为。因此,在文化消费市场的多元竞争势态中,音乐的自主性亦受到票房结果的严峻考验及受其牵制。于是,如何平衡民族管弦乐,以至中国器乐在艺术性、社会性、市场及在转型中的文化消费模式间的关系,从而开拓新的局面,已成为各乐团当前急需面对的课题。


香港中乐团藉着「世纪中乐名曲选—二十世纪最受乐迷欢迎中乐作品选举」活动,特意举办「探讨中国音乐在现代凡生存环境及其发展」座谈会,并邀请国内外民族管弦乐界的以及香港着名的音乐家就乐队歷史发展、创作体会、观众市场的研究、乐种模式、当代审美需求,乐器改革及实践等问题,一起分享、探讨和以及能展望各项的解决办法。


本论文集所记座谈会,乃香港中乐团主办「世纪中乐名曲选」揭晓音乐会前后举行的活动,同时亦是继在1997及2000年主办的「中国民族管乐发展的方向与展望」及「大型中乐作品创作」研讨会后第三次的国际研讨及交流盛会。会期于2003年3月21日至24日间假香港文化中心举行。


座谈会为期三天,分四节举行,主题计有「探索大型中乐合奏艺术在现代观众艺术审美需求的必要性」、「大型中乐团管理机制与观众互动的环境要素之探索」、「中国民族管弦乐的国际代与国际化时代的中国民族乐器的制作、改良」、「纵向看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各类音乐的传承及变异」等。会内各嘉宾及与会者均畅论滔滔,纷陈高见,在在表现出对推动中国器乐文化又或改善民族乐团营运环境的高度挚诚和迫切。虽然各地乐团的文化环境及地位不一,但深信各热心人士的意见和探索研究,对今后民族管弦乐及乐团的发展必定有莫大的裨益。


此论文集乃此次座谈会的文字记录总集,内容按发表时序分为四大部份,而其中的交流与讨论纪录则分置在各有关论文后。附录部份则收录了有关「中国民族乐队」、「世纪中乐名曲选」的文章,以及香港中乐团委约香港理工大学进行的观众意见调查结果简报。


碍于人手有限,加上座研会与会者发言用的普通话口音及用语纷陈多彩,整理需时,至延近一年论文集才告完成,其中有错漏及未善之处,望各同行好友多多包涵见谅!


这本论文集得以滙编完成出版,实有赖香港中乐团理事仝人、艺术总监阎惠昌先生、行政总监钱敏华女士的信任与支持,陈真怡、黄嘉茵小姐在校阅稿件方面的协助,以及节目部钟珍珍及李翠红女士为统筹工作付出的辛勤努力,在此谨向各位致以万分的谢意。


座谈会论文集主编

陈明志

2003年12月12日